明升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学者

必须重视农地流转中的 “去粮化” 问题

来源:罗必良发布日期:2014-03-09【浏览字号:

 一、土地流转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以农地均分为特征的家庭承包制获得了举世瞩 目的政策效果,但同时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家 庭承包制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普遍表达为社区集 体的每个成员都天然地平均享有对土地的使用权 利。为了保证产权分配(界定)的公平性,从初始的 按人()均分土地使用权,到一次又一次地因人口 变化而重划土地经营权,追求产权界定公平的调整 永无休止,从而隐含着重大缺陷。 
  第一,土地的经常性调整,使农户无法形成对 土地投资的长期预期;第二,既然每个成员对集体 土地权利是均等的,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土地数量、 质量及土地负担的分摊上是均等的,因而,土地远 近好坏的统一搭配,使农户承包的地块不仅分散而 且零碎,造成了严重的规模不经济;第三,为了做 到地权的平均分配,每次调整都需要重新核查人 口、土地面积与地块数量及其质量,产权的界定费 用高昂;第四, 土地的每次分割要找到全体成员一 致接受或认可的方案, 无疑将支付较高的谈判费用。 其中,农地的细碎化是一个尤为突出的问题。 
  1986 年,农户平均拥有耕地 9.2 亩、分散为 8.4块;2008年户均耕地下降到7.4亩 (比1986年 缩小了20%) ,分散为5.7块。本课题组于2011年 对全国890个农户抽样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农户的平均承包面积为7.19亩,地块数依然分散 为5.08块。尽管部分研究认为土地细碎化可以通过 种植的多样化分散风险,并能使家庭按季节分配劳 动力等。但更多的文献则证明,小规模细碎化的土 地经营会由于地界的增多而浪费土地面积、降低灌 溉水的效率、浪费时间和带来田间管理的不便,以 及由于规模不经济而制约农业的增长并削弱农业的 综合生产能力。因此,由于土地细碎化的效率损 失,以及因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导致人地关系变化 与松动所表达的潜在效率空间,使得通过农地流 转,改变现有分散的、狭小的、低效率的土地使用 格局,造就土地集中机制,实行规模经营,成为了 众多学者以及政策实施的基本主张。然而,随着农 业的结构调整与农地的流转集中,种植粮食作物的 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对所表现出的“去粮化” 现象,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二、值得关注的现象:农地流转中“去粮化” 问题 
  (一) 来自全国的证据。由于比较收益的偏 低,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农作物种植中所占的份额是 不断下降的。1978年粮食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的比 重为 80.34%1990 年为 76.48%,此后进一步下 降,到2003年降到历史的最低点65.22%。尽管随 后几年有所回升,但一直没有回复到90年代的水 平。应该说,农业生产中的“去粮化”种植行为, 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二)来自抽样问卷调查的证据。本课题组于 20118月对广东全省范围进行了农户随机抽样问 卷调查。在900个有效问卷样本中,有农地转出行 为的农户244个,转入土地的农户138个。
 
  从上表可以看出,土地的流转与集中,大大提 高了转入农户的收入水平,其经营规模亦有明显的 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全部样本户的平均种植农 作物为6.48亩,其中粮食的种植比例仅为39.93%。 其“去粮化”程度大大高于全国的情形。 
  观察上表可以进一步发现,未参与土地流转的 农户,其粮食种植比例为43.76%,转出农地农户的 种植比例维持在41.50%的水平,而扩大了经营规模 的土地转入农户的种粮比例则显著下降为31.45%, 比未流转农户降低了12.31个百分点,表现出明显 的“去粮化”种植特征。 
  (三)去粮化现象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 考察农户土地流转与“去粮化”种植行为之间的关 系,我们利用计量模型做进一步的分析。计量分析 的数据来源于前述的广东省900个样本农户的抽样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1.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户固定资产 总值、家庭从事非农的劳动力、养老保险覆盖率、 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地块平均面积、农业经营能 力、对改变农地用途的认知等8个因子与农户粮食 种植的行为选择负相关,从而导致了农户农业种植 的“非粮化”行为倾向。 
  2.务农者平均年龄、水田肥力、农产品收益满 意度等 3 个因子与农户粮食种植的行为选择正相关,从而有利于改善农户的粮食种植行为倾向。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粮食种植已经成为一 种弱势选择: 
  第一,粮食种植与生产能力不足相伴随。年 龄老化、文化水平低、经营能力差的经营主体, 倾向于粮食种植, 表明粮食生产已经成为弱者的被 迫选择。 “弱者种粮” 势必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 隐患。 第二,粮食种植与生产条件不佳相伴随。 除了 水田肥力外, 较低的资本积累、 小规模的种植经营、 细碎化的土地状况, 才可能选择粮食生产。 农业生产 条件的改善, 会加剧农户的去粮化倾向。 “差地种 粮” 势必成为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约束。 
  三、主要的政策建议 
  必须重视的是,去粮化现象是在农地流转 市场尚未充分发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就全国的情况 而言,1999年只有2.53%的耕地发生了流转,2006 年 为 4.57% 2008 年 为 8% 2010 年 依 然 只 有 12%。农业部2011年上半年的数据为16.2%。 
  根据本课题组对全国931个村庄的抽样调查, 201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工作以及兼业的比 例已经高达 48.62%,而土地流转率只有 15.25%。 二者相差33.37个百分点。人动显然会引发地 动” ,这无疑有利于改善农业的规模经营。随着农 地流转集中的进程与加快,极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农 业种植的“去粮化”问题。 
  因此,如何将土地流转的政策目标与保障粮食 生产的政策目标统一起来,构建“农地的流转集中 机制”与“粮食生产的诱导机制”的相容性制度安 排,应该是政策选择的核心线索。 
  1.强化农地的用途管制。我们的计量分析表 明,农地用途的随意改变是农业“非粮化”的重要 根源。必须在实施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 实行 严格而有效的用途管制, 严禁耕地的非农使用。 与此 同时, 实施强有力的土地用途维护基金及其转移支付 制度。 其基本原则是: 谁改变谁支付, 谁维护谁获益。 
  2.不断完善粮食生产的价格诱导政策。回归分 析结果表明,农产品收益满意度是影响农户种 粮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进一步扩大和强化 农业生产资料的成本补贴机制和农产品销售价格的 保障机制。其中,加大粮食生产的投资补贴力度尤 为重要,有利于改善农户粮食种植的路径选择及其 路径依赖性。 
  3.在土地流转集中的同时强化粮食生产的扶持 机制。实施土地流转补贴制度,鼓励小农以及经营 能力不足的农户转出土地,在诱导土地集中的基础 上,加大粮农特别是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其基本 原则是:谁转出土地谁获益,谁种植粮食谁获利。 
  4.在劳动力转移的同时鼓励能者种粮。农村 劳动力的非农转移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农业 优质劳动力的流失过程。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与安 全保障,就必须鼓励受教育程度较高、农业经营能 力强、土地经营规模大的生产主体进入粮食种植, 因此可以设立种粮大户奖励制度、种粮能手津贴制 度、种粮企业荣誉制度等。 
  5.调动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分税制改革改 变了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获取经济增长政绩、弥 补财政缺口以及谋求职位晋升,成为了地方政府主 要的行为激励。因此,激励机制调整的基点是: 
  第一,区域粮食自给率的提升与否,应该成为 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与官员晋升的主要标准;第二, 区域粮食状况应该与地方财政收支密切挂钩。以农 田保有量以及粮食种植面积(或者粮食产量,或者 粮食自给率)的变化水平,来确定专项财政的转移 支付。其年度考核的原则是:谁减少,谁付费;谁 增加,谁得益。在全球化背景下,粮食不再仅仅是 农产品,而是已经成为垄断经营品、金融与投机产 品、国际与地缘政治产品、国家战略产品。必须明 确,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基本农田,既是国家的战 略目标,也是各级政府和全体国民的责任,需要中 央、各级地方和全体人民共同承担。避免“去粮 化”现象蔓延仅仅是初步的,而形成“能者种 粮” 、土地流入者种粮规模经营者种粮政 府种粮” ,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需要全社会做 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 授,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广东省 省长顾问团成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农村基本经营 制度” (IRT1062)首席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点项目(71333004)负责人)

相关附件

机关党建 他山之石 专题专栏 政研人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