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体育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研报告

当前影响我省经济运行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建议

来源:省委政研室经济研究处发布日期:2014-08-11【浏览字号:

 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初步企稳,但下半年要实现稳定回升压力仍然很大。外贸、金融、房地产等方面均存在影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当前总的是要咬定全年预期增长目标不放松,确保已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要做好外贸政策扶持、畅通金融渠道、防范房地产风险、应对产能转移、统筹协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等工作。

近期,我们对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外贸、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存在的影响经济运行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总体判断:上半年经济运行初步企稳,但下半年要实现稳定回升压力仍然很大

进入第二季度,我省经济开始出现止跌回升态势,但回升速度还比较缓慢,回升幅度也不大。1-5月,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3%,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6%。这些主要指标增幅与一季度相比虽然持平或有所改善,但仍然低于去年同期;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4%,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0%5月末中外资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2%。这些先行指标平稳增长但上扬幅度不大,工业投资完成量只占同期销售产值的5.5%,仅能满足资产折旧。综合来看,回暖的基础仍不稳固,下半年要实现稳定回升并达到预期增长目标面临较大压力。当前我省经济的下行,相当程度上是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影响的具体体现。我省经济由国际金融危机前13-14%的高速增长,下调为2008-2011年的10%左右,近两年的8%左右,今年以来更是降至7.5%。相比于危机前,经济增速下降了近一半。在这种情况下,把经济增速维持在合理区间,防止“失速”,是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当务之急。

总体措施:一要咬定全年预期增长目标不放松。从全省看,今年GDP预期增长目标为8.5%,由于1-5月增速比预期低1个百分点,要实现全年目标,初步测算下半年GDP增速必须达到9.2%,这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有更加管用的措施。从地市看,1-5月没有一个市的经济增长达到自身预期目标,各市都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完成自身稳增长任务。尤其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体量大的市,更要采取特殊的稳增长举措,努力完成目标,并为全省多做贡献。同时,中央给我省定下外贸进出口增长2.4%的目标,这是一个硬任务,尽管存在较大困难,但必须力争完成。二要确保已出台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针对一季度严峻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做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意见,措施比较具体全面,关键要抓得更细更实。1、投资方面,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要确保财政出资部分的资本金及时拨付到位,加快建设进度;对产业类项目,要“一对一”为协议项目落地开工、在建项目加快进度解决实际困难,要争取湛江、茂名、揭阳等地石化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石化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要围绕区域规划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面向民间投资项目招标和落地建设的推动工作。2、财政政策方面,要把省财政统筹安排的647亿元资金用到“刀刃”上,并积极向中央申请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3、消费方面,要抓住4G网络建设推广的契机,落实好促进信息消费工作方案,培育壮大新的消费热点。总的来看,一季度推出的措施总体已经覆盖了稳增长的各个领域,但发挥效应还需要一段时间,要把工作做细致,把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外贸方面已经度过最困难时期,完成全年任务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3月,我省进出口总额降幅同比下降了23.1%4月以来,由于去年1-4月套利贸易产生的约800亿美元异常值得以消除,目前外贸进出口情况比一季度已有所好转。1-5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913亿美元,同比下降17.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4个百分点。单月进出口降幅由4月的-16.9%大幅收窄至5月的-0.5%5月出口实现了今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3.3%),出口止跌回升的拐点初现,已经度过最困难时期。但当前我省外贸形势仍然严峻,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乏力,国际贸易环境依然趋紧,全年外贸进出口要实现中央下达的增长2.4%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据测算,要完成这一任务,下半年全省月均需要实现进出口1038亿美元,月均需增长18.0%,而历史上我省月均最高值仅为910亿美元。

建议:一要落实好国家16项和省25项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出口企业实施个性化帮扶,统筹用好8.5亿元促进扩大进口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企业进口技术改造急需的各类设备,稳定资源型大宗商品的进口和储备。二要扶持壮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外贸业务新模式,如深圳一达通、广州卓志、东莞汇富等。这些企业通过互联网一站式为外贸企业提供必需的报关、报检、外汇、物流、退税和融资等所有环节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出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并联手银行提供服务,从而打通了金融机构与中小外贸企业的合作通道。这些外贸服务平台很受欢迎,业务增长迅猛。省商务厅提出要支持引导全省每个市培育1家以上的外贸综合服务型平台企业,并对珠三角地区年出口规模10亿美元以上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或粤东西北地区被认定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给予500万元奖励。这个措施是好的,我们建议集中力量,对其中若干个骨干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它们迅速做大做强。三要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这几年我省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省跨境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量占全国50%以上,达到了500多亿元,有很大一部分货品通过邮政国际小包渠道寄递进出口,其价值被大大低估,可以说,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潜力巨大。要支持广州、深圳、东莞等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的政策措施,帮助解决跨境电商业务在业务模式创新、通关便利化、税收减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同时密切跟踪、及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当前全省资金供应偏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亟需畅通

5月末,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2.2%,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受宏观政策影响,银行对中小微企业“惜贷”现象增多,利率也在基准利率上普遍上浮20%-30%。商业银行为控制经营风险,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或存在外贸套利空间行业(如钢材)实行“一刀切”的紧缩贷款政策,甚至“只收不贷”,这导致我省相关行业企业即使经营状况良好也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受融资难、融资贵影响,工业企业资金周转日益趋紧,小微企业被拖欠资金问题严重,1-4月全省小微型企业应收账款累积增长22.9%,资金运转周期普遍在4个月以上。

究其原因,从国家宏观政策看,以去年“钱荒”为转折点,中央不再搞强刺激,取而代之以一系列预调微调政策,强调精准发力、定向调控,市场对资金流动性趋向谨慎。从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看,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监管调控,部分银行潜在坏账浮出水面,为控制风险,银行贷款门槛和要求相应提高。从中小企业本身特点看,由于规模小,技术含量偏低,缺乏土地、固定资产、知识产权等主要质押物,借贷风险评估较高,客观上难以得到金融机构青睐。

建议:一要对金融信贷实施分类指导。对国家和省重点发展的地区和产业进行信贷资金倾斜,尤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贷款门槛,加快审批进度。对产能过剩行业和高风险投资领域则要继续严控信贷供给。二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积极开展专项治理,特别要防止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款,违规收取服务费用,变相提高贷款门槛和成本。三要充分发挥我省民间资本优势。1-5月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3万亿元,贷款余额8.06万亿元,存贷比仅为65.5%,资金存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要抓住国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政策契机,加快推进我省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四要充分发挥好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是专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目前在我省广州、深圳前海和佛山南海均已设立,数量全国最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定向增发股票、股权交易、股权质押、企业私募债等多种方式,引导各路资金直接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四、房地产是影响我省经济运行的一大行业,当前要预为防范房地产业下行调整带来的风险

我省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30%以上,比全国高10多个百分点。在市场流动性偏紧、住房价格高企、市场观望情绪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以来我省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调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回落,1-5月销售面积下降11.8%,销售额下降10.2%,降幅逐月扩大;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下降10.1%25.9%,开发投资意愿明显不高。尽管近期国家房地产政策进行微调,但预计下半年很难出现大幅反弹。

当前,我省房地产市场面临的突出问题有三:一是局部供给过剩。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去库存时间尚处可控范围,但部分二、三线城市压力较大,比如肇庆市、湛江市区和韶关市区商品住房去库存时间分别达到222124个月。二是由于降温可能引发风险。首先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回笼速度放缓,后续开发进度拖延,个别企业可能会因资金断裂而倒闭。其次,与房地产关联度高的水泥、钢材、家具、家电、装修等上下游行业也必然受到拖累。进而地方政府财税收入下降,一些地方财政保运转、保民生吃力,个别地方还可能出现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三是市场主体参差不齐。我省房地产企业大大小小有1万多家,但实力强、资质高、信誉好的大型房企不多。比如,惠州市1000多家房地产企业,具有二级以上开发资质的只有20家左右。

建议:一要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省市县三级房地产数据联网通报机制,做实基础数据,摸清底数,加强监测防控;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实施分类指导,研究提出适度放开二、三线城市限购限贷的可能性,支持首套住房贷款和居民改善型住房需求。二要优化市场主体。推动中小房企重组兼并,提升房企抗风险能力。拓宽房地产企业重组并购融资渠道,在有条件的城市试点设立房地产开发资产交易中心,并实施税费优惠鼓励。三要防范社会风险。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内紧外松把握宣传口径,防止媒体过度渲染,创造良好市场氛围。要未雨绸缪,及时处置有关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四要加快探索试点开征房地产税。开征房地产税,既是遏制房地产市场投机的治本之策,也是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的重要手段。要密切跟踪国家有关政策,加强研究,及时开展试点。同时,还要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对冲楼市下滑带来的影响。

五、珠三角整体已经进入高生产成本阶段,要积极应对产能转移问题

据初步调查,珠三角部分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省份和国外转移产能趋势正逐步扩大。我省最大的进出口企业富士康集团,近年来持续将产能转移至内地。1-5月富士康深圳公司进出口下降26.9%,而富士康郑州公司、烟台公司则实现大幅增长。惠州三星由于受到三星越南工厂去年底投产的影响,订单持续分流,1-4月进出口同比下降33.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订单下降20%-30%,几十家配套企业产值也随之下降,总体将拉低惠州市进出口8-12个百分点。有关部门估算,产能转移影响我省进出口每年达几百亿美元。造成珠三角产能转移,除了跨国公司调整全球生产布局、其他省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原因外,最根本的在于,近年来珠三角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持续刚性上升,加工贸易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原本有限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压缩,不得不向用地、用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中西部省份和东南亚等国家(如三星越南工厂工人工资约相当于惠州三星的三分之一)转移,以追逐更多的利润。

建议:一要推动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要瞄准欧美日的高端产业和先进技术,依托重大发展平台,着力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比如,珠三角西岸拥有港口、土地资源等优势,具备较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要努力打造沿海沿江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保证支持技改的资金落实到位,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二要引导珠三角产业就近向粤东西北转移。抓住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交通通道逐步贯通的时机,借助“对口帮扶”这一载体,着力促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对接合作。粤东西北尤其要利用发展势头好、要素成本低、社会稳定等优势,定向向珠三角大型行业龙头企业招商引资,探索建立由龙头企业主导、配套企业集聚的专业性产业转移园,比如“台湾富士康工业园”、“韩国三星工业园”等,迅速把自身产业规模做大。三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利用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利时机,从投资指引、综合服务、风险预警、资金扶持等方面鼓励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留住高端环节,转移低端部分,在对外合作中迈向更高发展层次。

六、经济下行期我省中小企业负担普遍加重,要努力寻求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平衡协调

突出表现在,国家近来加大对企业为职工购买社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以及去年出台的工会费由地税部门代收的政策规定,对保护职工权益起到积极作用,但客观上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对中小微企业影响很大。比如,一些年产值较小的制造业企业,如按规定每月为全部职工缴纳当地基数12%的养老金、工资总额5%的住房公积金和2%的工会费,加上其他费用,相当于企业产值的3%-5%,在制造业平均利润率只有5%的情况下,很可能因此倒闭。从全省来看,随着职工平均工资逐年上涨,各类社保金的缴纳基数也水涨船高,更是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对这个问题,我们要理性分析和看待。由于早期社保制度不完善、社保费转移困难、职工权益意识不强等因素,我省中小民营企业职工缴纳社保比例不高,客观上降低企业成本,利于企业高速发展。随着国家社保信息平台的完善和相关政策实施、职工权利意识的增强,企业为职工足额缴纳各项社保费用既是法定义务,也是大势所趋。但也要看到,如因此而导致企业成本短时间内大幅提升,继而诱发企业倒闭潮,一批劳动者失业,就可能造成企业和劳动者“双输”的局面,因此在推行政策时要高度重视政策间的统筹协调问题。

建议:一要严格落实执行国家社保政策,保护劳动者的合理权利和诉求,但在具体操作上应当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实施,适当延长企业落实社保政策的期限。二要结合地方实际,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类型、经营情况和职工个人意愿,分类分档处理,适度调低中小微企业的社保缴纳基数和比例。三要加大省、市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返还税收地方留存部分等方式,主动让利,帮助企业度过难关。四要加大力度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性收费,现已明确免征国家32项和省7项涉企行政性收费项目,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负380亿元,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落实到位。五要排查各地中小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尤其注意化解由于企业落实社保政策不到位而引起的劳动纠纷,做好舆论引导和应急预案,防范群体性事件。

相关附件

机关党建 他山之石 专题专栏 政研人园地